
香为佛使,燃香敬佛作为表达对佛法僧三宝恭敬和供养的重要途径,千百年来已成为深植于每个佛教徒心中的宗教习惯。礼敬佛陀并不在于敬香的多少,而在乎是否满怀虔诚之心。所谓心诚则灵,心香一瓣,普熏法界,凡有所愿,皆蒙感应。中共十八大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日前中国佛教协会倡导全国佛教界积极响应号召,开展文明敬香活动,建设生态寺院。
当前位置:文明敬香 > 新闻发布会
“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中国佛教协会新闻发言人明杰法师介绍近年来佛教界在开展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以“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为主题进行新闻发布,意在介绍佛教敬香的正确观念,引导社会大众文明敬香。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传统节日到寺院焚香祈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充分体现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民众信仰需求的不断增长。然而我们也看到并很担忧,一些信众和游客为求功德,热衷烧高香、大香、粗香,烧大把香,不仅使寺院烟尘弥漫,熏染殿堂佛像,对环境和文物造成污染,而且容易引发火灾,尤其是一些燃香质量低劣,含有有害化学物质,气味呛人,对寺院僧众和信众游客的健康造成损害。更有甚者,一些单位和个人借佛敛财,雇用假冒僧人在非佛教活动场所引诱、欺骗、胁迫信众游客花天价烧高香;一些黑导游强拉游客到他们指定的商店高价买所谓“发财香”、“长寿香”、“智能香”,并谎称经过某大师开光。诸如此类现象严重损害了佛教清净庄严的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
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大众甚至部分信众对佛教敬香的意义存在误解或受人误导,片面认为烧的香越高、越大、越多,越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越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和福报。
敬香是佛教常见的供养仪式,具有丰富的信仰内涵。佛教认为,敬香作为供养佛法僧三宝的一种方式,可以使敬香者获得相应的功德。然而,供养三宝所获功德的大小,不在于供养物的贵贱多寡,而在于是否诚心。以至诚恭敬之心乃至无我利他之心向三宝敬香,这样才能成就广大功德。佛教还认为,以戒定慧等佛教修行的功德作为对佛陀、对三宝的供养,才是最殊胜的供养。如经中说:“世间所有诸花果,乃至沉檀龙麝香,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旃檀郁金与苏合,优钵罗并摩隶花,如是诸妙花香中,唯有戒香而最上。所有世间沉檀等,其香微少非遍闻;若人持佛净戒香,诸天普闻皆爱敬。如是具足清净戒,乃至常行诸善法,是人能解世间缚,所有诸魔常远离。”(宋·法贤译《佛说戒香经》)所以寺院的香炉上通常镌有“戒定真香”四字。只要精诚所至,不必高香大香、名香贵香,“心香一瓣”就能普熏法界,一切佛菩萨都可以感受到敬香者的诚心,都可以给予慈悲的保佑和美好的祝福。
敬香虽然是佛教常见的供养仪式,但烧高香、烧头香并非源于佛教,不是佛教本身的内容,也不被佛教所提倡。
因此,佛教倡导文明敬香,即以至诚心、恭敬心供养一支、两支最多三支健康环保的短香。这不仅能达到供养三宝的目的,有利于培植自身的福德,而且也有利于维护寺院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有利于保障僧众和信众游客的身体健康,有利于保护寺院文物、保证消防安全,维护佛教清净庄严的形象。
近年来,中国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积极引导“文明敬香”,提倡“鲜花礼佛,文明敬香”、“千佛一炷香”、“三支清香敬三宝”、“敬三支好香,表一片诚心”, 提示信众香客听从寺院引导,按规定路线,到指定地点,在香海或香炉里烧香,不随意烧香、撒香,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1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再次发出《关于在全国佛教界继续大力开展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院活动的倡议书》,本会网站还制作了“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院”的专题。全国很多寺院通过网站、杂志、宣传栏、标示牌和讲经说法等方式,介绍佛教敬香礼仪,传播佛教正知正见,一些寺院还免费提供供佛短香,引导信众以符合佛教礼仪、体现佛教理念、环保健康安全的方式敬香礼佛。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信众和游客的欢迎。
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燃香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等3项国家标准,对燃香类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进行了规范,对确保燃香产品的卫生安全、推动文明敬香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受到佛教界的欢迎。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寺院周边的综合治理,使不合标准的高香、大香、粗香和劣质香不再进入寺院。
此外,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多部委分别于2012年和2009年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意见》,对制止某些单位和个人强拉或诱导游客花高价烧高香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佛教界衷心拥护,希望这些措施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倡导文明敬香,是佛教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建设生态寺院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佛教为建设美丽中国奉献的一份绵薄之力。本会和全国佛教界将继续倡导文明敬香,以正见正行引导信教群众,使文明敬香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寺院成为殿宇巍峨、佛像庄严、环境幽美、花木扶疏、梵音和雅、妙香馥郁、道风清净、四众和合的人间净土,更好地为信众和游客服务。
最后,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祝媒体的朋友们和在座各位身心自在、六时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