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韩日三国佛教领导人在日本聚会,我会已故会长赵朴初首倡“黄金纽带”构想,得到三国佛教界一致认同和积极响应。1995年、1996年、1997年,相继在中国北京、韩国首尔、日本京都召开了三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掀开了中韩日佛教在新时代友好交流的新篇章。今年11月26日至27日,第十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三国佛教领导人再聚首,共叙法谊友情,必将使中韩日佛教“黄金纽带”关系更加熠熠生辉。
当前位置:三国会议 > 活动新闻
第十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举行学术研讨会
2013年11月27日,第十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三亚亚太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学术研讨会
心澄法师主持上午的学术演讲会
永寿法师主持下午的学术演讲会
学诚法师作基调发言
悔净长老作基调发言
豊冈镣尓长老代读伊藤唯真长老的基调发言
明生法师作补充发言
月道长老作补充发言
佐藤益弘长老作补充发言
祜巴龙庄勐长老作补充发言
瑞光法师作补充发言
渡部畅也长老作补充发言
印顺法师作补充发言
与会的中国佛教代表团
与会的韩国佛教代表团
与会的日本佛教代表团
学术演讲会现场
学术演讲会现场
学术演讲会现场
学术演讲会现场
学术演讲会现场
学术演讲会现场
2013年11月27日,在开幕仪式结束后,第十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三亚亚太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学术研讨会,中韩日三国佛教代表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自然灾害后的心灵救助”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学术研讨会共分上午和下午两个场次,上午的学术演讲会由中国佛教代表团副团长心澄法师主持,下午的学术研讨会由中国佛教代表团副团长永寿法师主持。中国佛教代表团首席代表学诚法师、韩国佛教代表团、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伊藤唯真会长先后作了基调发言。
学诚法师在发言中指出,自人类出生之日起,自然灾害,以及由之引起的恐惧、幻灭、愧疚、愤世等心理创伤始终伴随着人类。相对于物质财产的损失,个人心灵蒙受的创痛更需要关护。灾后的心灵救助,既要充分发挥宗教信仰的传统优势,也应有效结合现代心理学的丰富资源,广泛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重点关注易受创伤的弱势群体,开展有计划、分阶段的心理援助。在弥合心灵创伤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自然灾害与人类集体心理的深刻关系,人类不良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种种非理性的集体行为,甚至危害自身的生存。
悔净长老在发言中指出,虽然现代科技文明给人类带来了丰裕的物质生活,但很难彻底解决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而且,这些灾害多半源于以人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或人类谋求科技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不是地球上的唯一存在,而是和无数其他生命一起构成了地球共同主人。试图用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来解决人类和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是忽视自然的徒劳行为。我们应以佛法彼此相依共存的缘起真理,来应对自然灾害。
伊藤唯真长老在发言中指出,自然灾害广泛存在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本届大会的主题“自然灾害后的心灵救助”是我们佛教徒平素应该认真思考、不断加深认识的一个极为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他还着重从草木国土悉皆成佛、生者与逝者的心灵对话、以民间文化为心灵支柱等方面深入论述了佛教在自然灾害后的心灵救助中的作用和途径。
基调发言结束后,中国佛教协会明生副会长、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常务理事佐藤益弘、中国佛教协会印顺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祜巴龙庄勐副会长、韩国佛教代表团瑞光法师、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理事渡边畅也等先后作了补充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