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华山慧居寺
九华山慧居寺
九华山慧居寺
九华山慧居寺
九华山慧居寺
慧居寺,全国重点寺院。原名慧庆庵。位于天台峰西麓、中闵园东。周围环境优美,寺前是一片碧绿的竹海,寺后是满山的松杉林带。昔日因此处盛产杉木,层层叠叠,远观如座座宝塔,故有“杉木塔”地名。始建于清代,清末住持仁琳扩修。民国27年(1938)住持普明募化重建大殿,扩充寮房,安单接众,始具丛林规模,易名“慧居禅寺”。抗日战争期间,青阳中学曾迁于此寺办学。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殿宇。1984年全部佛像上漆、贴金。1986年至今住持悟禅。1988一1998年先后新建韦驮殿、藏经楼和山门。慧居寺系民居式殿宇,坐南朝北,门前是由阂园通向天台的石板大道。前后丛列3殿,前殿为大雄宝殿,高10米、长12米、宽10米,恢宏壮观。殿内供释迎、药师、阿弥陀、三世佛及文殊、普贤菩萨塑像,两侧为十八罗汉坐像,工艺精美,造型生动,系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2005年原貌维修。出前殿后门向南过6米巷道,拾级而上即至后殿。殿2层,楼下是地藏殿,楼上为观音楼。大雄宝殿西边有2层楼殿,为客堂和禅堂,与后殿连成一体。前后3殿,建筑面积720平方米。1988一1992年新建韦驮殿,位于大雄宝殿西北侧,中横石板大道,坐北朝南;宫殿式2层,底层框架结构,上层仿古砖木结构,5开间,高9.5米、长19米、宽9米,建筑面积342平方米。楼上为韦驮殿,供韦驮塑像;楼下是杯渡殿,供杯渡祖师塑像。1996一1997年新建藏经楼,位于观音楼的南侧原慧庆庵旧址,坐西朝东;宫殿式,双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青筒瓦面,2层,高13米、长21.6米、宽15.6米,建筑面积640平方米。楼上是藏经楼,楼下为九天玄母圣殿。1998年新建山门殿,位于藏经楼东北侧,坐西朝东;2层,宫殿式,双重檐,歇山顶,青灰筒瓦,高11.7米、长18.6米、宽11.6米,建筑面积432平方米,内供弥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