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专题 > 九华山 > 芬陀普教 佛山梵宇
  • 翠峰寺

     

     

    九华山翠峰寺

     九华山翠峰寺

     

      翠峰寺,安徽省重点寺院。原名天柱庵。位于九华后山青峭湾滴翠峰下,中翠峰前青阳县朱备镇东桥村境内。始建于唐咸通五年(864)。据元初陈岩《天柱庵》诗原注:(今“旧在天往峰前,唐末迁滴翠峰下。俗呼高舍,即今之翠峰庵。”又据陈岩《翠峰庵》诗原注:“(宋)乾道中邑人余志源因折柳溪边悟解,聚徒稍众,即高居之,自称曰:‘翠峰。’”因此以为庵名。至明代,仍称翠峰庵,但已荒废。清末住持普照重建殿宇,有两个大殿和数十间寮房。易名为翠峰寺。光绪二十四年(1898)普照会同月霞、印魁、通晓、可安等法师在此开办“翠峰华严道场”,亦称“华严大学”。其后普照法师仍住持多年,使翠峰寺复兴为一大丛林。2007年新建狮子吼堂,建筑面积180平方米。2008年新建念佛堂,2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2008年住持寂德率众修建寺前盘山公路,现已通车寺廊面壁嵌有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所立的《开建翠峰华严道场碑志》。翠峰景色旖旎,明人概括为“翠峰八景”。在翠峰庵旧址存残碑1方,为明代乙己四月立,刻有《九华山翠峰庵八景赋》。其八景为:“滴翠峰高”、“谷口生云”、“斗岭傲口”、“天柱晴峦”、“晓月轩明”、“石洞燕子”、“玉泉香美”、“龙丝腰带”。清陈蔚在《九华纪胜》卷十二中描述道:“九华诸峰皆耸身锐首,惟滴翠峰上大下小,苍翠三层,露洗烟消,鲜新可掬。”“(翠峰)寺侧透碧岩,岩石相错,中有大窍高广各三丈,而深倍之。晴光穿漏,湛然凝碧,亦胜概也。翠峰之东崖,有泉涌出石罐,四时常温,曰温泉有众峰攒簇丛列于滴翠之南者曰聚王峰。有巨石如竭屹立于滴翠之西者,曰石碑峰。过此其伏而复起者则齐云岭矣。”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