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慧庵
九华山通慧庵
九华山通慧庵
通慧庵,位于东崖西麓、九华街东南端。始建于清初,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相传明末一李姓进士,淡泊官场,清初至九华山落发为僧,法号诵林。初在伏虎洞清修,读经作画,刀耕火种,与时居东岩“天籁轩”的吴襄(清礼部尚书)十分友契,常以诗画往还;吴襄曾题屏“应如是观”相赠。后来,诵林克勤克俭自备材料在东崖西麓建造一座寺宇,名通慧庵。清道光时(1821一1850)为诗僧敬简所居。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光绪一七年(1881)住持法轮募化重建。民国12年(1923)住持文泽。民国14年(1925)至民国26年(1937)住持宝严。民国32年(1943)住持密如。1949年住持宝严。“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1985年该寺一分为二。大殿以南及后殿大花厅仍称“通慧庵”,山门朝南。1987年住持比丘尼惟修;1988一2002年住持比丘尼圣初。1997年建天王殿。1998年南殿南边新建韦驮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卷篷、飞檐,高9米、长10米、宽8米,建筑面积108平方米。2009年原貌拆建大殿、后花厅、门楼,大殿面积500余平方米,花厅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门楼建筑面积50余平方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