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专题 > 九华山 > 因佛之名 缘牵九华
  • 赵朴初视察九华山纪实

     

    1990年9月18日,赵朴初会长参加安徽九华山地藏王宝殿落成典礼,与仁德法师亲切交谈。

     

      1990年9月17日至21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一行,登临九华山视察,先后出席了十王殿落成典礼、地藏菩萨铜像揭幕仪式等活动。

      17日下午,赵朴初会长下车伊始,即步入祇园寺大雄宝殿,三拜大佛,尽显礼佛风范,随后才下榻宾馆。

      次日上午,赵朴初会长参加十王殿落成典礼并讲话,“九华山是我深深向往的佛教圣地,地藏菩萨更是我深深敬仰、时时效法的崇高典范”。他指出:“中国佛教有四位普遍崇敬的大菩萨,四位菩萨各有一座应化度生的道场,即一般所说的四大名山。四大菩萨分别体现了大乘佛教的四种根本精神:文殊菩萨表大智,体现了佛教重智慧的精神,其应化度生的道场是山西的五台山;普贤菩萨表大行,体现了佛教重实践的精神,其应化度生的道场是四川的峨眉山;观音菩萨表大悲,体现了佛教重慈悲的精神,其应化度生的道场是浙江的普陀山;地藏菩萨表大愿,体现了佛教重誓愿的精神,其应化度生的道场是九华山。智慧、实践、慈悲、誓愿四大精神,是大乘佛教利生济世思想的完善体现,是每个佛教徒必须精进修学的佛法总纲。这四大精神有益于社会,如果人人根据智慧、实践、慈悲、誓愿的目标规范自己,我想,我们社会就更加稳定,社会的精神文明就会大放异彩。九华山不仅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圣地,它在国际上,在海外华人佛教中都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地藏菩萨化身的唐代高僧金地藏,就是古代新罗国(今朝鲜半岛)人。朝鲜北南双方的佛教徒和人民对九华山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九华山既是中国佛教名山圣地,也是一座国际性的佛教道场。”他特别强调:“地藏菩萨‘安忍如地,代众受苦’的这种精神,不仅鼓舞了历代许多佛教徒为缔造祖国的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也鼓舞了历代许多政治家、改革家、文化名人为了祖国的进步和富强而勇于献身”。他要求九华僧俗“发扬这种精神,重视发挥佛教这个优势,一切建设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接着朴老走进十王殿,为新铸造的金铜合金地藏菩萨像揭幕。下午,朴老来到百岁宫,瞻仰明代无瑕真身后,欣赏了佛教音乐团演奏的佛教音乐。

      19日上午,赵朴初会长赴甘露寺,参加全国首届汉传佛教寺院执事进修班暨九华山佛学院开学典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一个佛教名山庙修得再好,菩萨金装得再好,没有德才兼备的人不行,对九华山来说,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对全国佛教界来说,也是这样,要加强佛教自身建设。”他在讲话中还告诫全体学僧:“学习地藏精神,不但要学佛,还要学习汉语言、英语、日语、医药学、逻辑学等。要严持戒律,要报国家恩、众生恩、三宝恩、父母恩。”下午,84岁的朴老,不顾疲劳,听取了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处和佛教人士工作汇报会,再度发表重要讲话:“佛教名山应以佛教为主,这样,既照顾佛教又照顾旅游。不以佛教为主,对旅游工作就不利,这个问题搞不好,还会影响国际友好往来。安徽的宗教政策落实得不错,尽管九华山遭到了十年的困难曲折,但恢复较快,既整修了寺庙,恢复了佛事活动,又办了佛学院,这是党的宗教政策的光辉体现,也是当地政府和领导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把九华山建成一个佛教文化名山,可以将金地藏的历史提出来进行研究。这样,不管是中国也好,朝鲜也好,都可以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

      20日,赵朴初会长游览肉身宝殿、九华莲社,详细询问僧尼修行生活情况对他们的回答十分满意。在参观文物展览馆时,他对化城寺古建筑和佛教文物给予很高评价,并嘱咐说明万历皇帝的圣旨、明代藏经、贝叶经书这些文物很珍贵,要妥善加以保护。赵朴初会长和蔼可亲,所到之景点、寺院,应僧俗要求,不但与之合影留念,并且不吝笔墨,挥毫题词,为九华山留下了多幅墨宝。赵朴初会长21日离开九华前,有感于九华山佛文化与山水文化的交融,即兴吟唱词一阀,以寄托他对九华山的期望:

    九华山·调寄临江仙

    影静心苏山色里,是何意态雍容。朝霞暮霭映群峰,神光离合处,秀出九芙蓉。

    安立道场端正好,清泉清馨清风。众生无尽愿无穷,可能空地狱,三界佛香中。

    作者:   来源:《九华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