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专题 > 九华山 > 僧居民俗 佛国文化
  • 九华山的门坊


      吴文梓门坊坐落于九华乡老田吴村。始建于明末。其斗拱等处均以精致的花纹砖砌成,工艺精细,现保存完好。

      柯乔门坊坐落于九华乡柯村。砖木结构,高7米,宽14米。内墙门坊上书“副宪”2字,内有天井,有刻于柱上楹联3副,柯乔墓碑l块。始建于明末,后多次重修,现保存完好。

      吴襄住宅门坊坐落于九华乡老田吴村。建于清康熙年间,住宅门坊长5米,宽1米多,均为精致花纹砖砌成。

      刘光复门楼坐落于杜村乡西河(即西馆)村。原建十二进,今存二进,前进门楼为明代建筑,后进为近代改建。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刘企曾八十双寿“品峙齐松”匾额一块。

      “大九华山”门坊位于青阳县蓉城镇“青(阳)朱(备)公路”人口处,为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门坊。门坊建于1996年,白色大理石镶砌而成,高13.3米,宽12.46米,为四柱三门式门坊。正面镌刻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深题写的“大九华山”4个楷书大字,背面刻有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夜烽题写的“神清境绝”4字。门坊坚固美观,在远山近水映衬下,更显其恢宏气势。

      “九华山”门坊位于五溪“五九公路”入口处。1994年6月17日奠基,同年8月15日竣工。九华山管理处兴建,香港纪良华捐资38万元。门坊采用优质大理石雕制,南北向,高12米,跨度16米,3门,重达100吨。徽派建筑,古朴浑厚,造型生动,坚固美观。门坊北向镌刻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九华山”3字,南向镌刻原安徽省省长傅锡寿题写的“莲花佛国”4字。该门坊为九华山北大门,是自北麓进入九华山的必经之地。四周为五溪山色,风光秀丽;人坊后山河掩映,气象万千。

      “九华圣境”门坊位于九华街祇园寺西迎仙桥西北端,是九华山正大门。门坊建于1986年,由屯溪石雕厂施工承建,高9米,宽2.1米,跨度8.5米,采用优质白色大理石雕制,重达80吨。门坊仿清代徽派建筑,四柱并列三开间,顶端雕有两条长龙,横额两面均镌刻清康熙手书“九华圣境”4字,饰金黄色。中间两柱基座刻有石狮。门坊端庄、典雅,是九华山最醒目的标志。

      华严洞石牌坊位于华严毗卢茅蓬前。1992年住持尼圣荣在大殿西下方建石牌坊,门额“华严禅洞”。

      “九华圣境”牌坊位于柯村交通转换(游客服务)中心以北。横跨佛光大道(五溪至二圣公路),西依九华河,东眺狮子峰山脉,地理位置优越,是九华山风景区主标识景点。该标识景点主体工程借鉴了徽派传统牌坊的形式及做法,为八柱八楼冲天柱式立体牌楼,其主跨柱距12米,边跨柱距4.8米,总高16.95米,风格古朴、浑厚,且缀以徽派石雕及佛教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内容,体现徽派建筑风格及佛教文化内涵。“九华圣境”字体拓自康熙手书。牌坊“妙有二分气,灵山开九华”对联为唐李白定名九华山的佳句。主画面反映了地藏菩萨卓锡九华山的佛教文化根脉。该工程由安徽省徽州文物工程设计公司和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分别对牌楼建筑及结构进行设计,由福建省泉州市古建筑工程公司联合泉州市豪翔古建园林装饰有限责任公司承建。2009年9月20日动工建设,次年4月18日竣工,总投资700万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