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专题 > 九华山 > 莲花佛国 九华圣境
  • 中国佛教名山名寺之旅——灵山开九华之九华山

     

    灵山开九华之九华山

     

      九华山的闻名,主要它是佛教四大名山道场之一,供奉地藏王菩萨,与峨眉、五台、普陀三山齐名。远在唐朝,佛教在我国就发扬光大,且已成为东南亚佛教之中心。各国来我国礼佛求经的高僧,便往来不绝。唐永徽年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来修行於九华山。新罗为朝鲜半岛之一部份,当时分为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新罗王子至九华山中,为该山秀丽景色所迷,乃隐居於此,苦行岩栖於九华山巅,凡七十五载,直至九十九岁坐化。据传说九华山下有一位阁老闵公,广修行善,施斋於僧,每次斋僧九十九位,另虚一席,特邀请山上金王子,凑成百数,如是一年又一年。金王于菩萨在坐化前夕,向闵公乞一袈裟地,当即获闵公应允。菩萨就一展袈裟,说也奇怪,此袈裟便递覆九华山,闵公由足更竭力舍施,并送其子出家修道,即人称道明法师。

      今见九华山地藏菩萨圣像左右,旁立两人,乃闵公、道明父子。自菩萨坐化後,山中出现了许多灵异事迹,又因金王子生前所为所行,一切合乎地藏菩萨之愿,(按:地藏菩萨大愿,是长与苦难众生作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因此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转世,尊称他为金地藏。後人在他葬地化城寺之西的山中,建立一座肉身塔,世称为地藏塔,此为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之由来,亦为化城寺之由来也。

      九华山每年七月三十日(即阴历最末一日),是为地藏菩萨诞辰,七月朝九华是佛门弟子一大心愿。不仅佛门弟子,即善男信女,每逢这一季节,亦数以万计的香客,不远千里跋山涉水而来进香朝拜,九华於是变成不夜之山,自朝至暮,执火炬香烛登山者,络绎于途。尤其台湾开放大陆探亲旅游後,九华山台胞香客激增,最近由於香客日增,庙宇寮舍不能容纳,多席地露住,自化城寺、长生房至地藏肉身塔殿山门内外,几无寸隙,挤满了人潮。

      九华山从山麓到山顶天台峰,寺庙林立,不可计数。山中规模较大之寺院有万岁宫、祇园禅林、旃檀禅林、化城寺等。其中化城寺是九华最早寺院之一,传建于唐代,为唐杯渡禅师道场,乃山之祖庭也。寺内大雄宝殿、楼阁梵宇建筑颇多,是明代遗物。寺前有座铜塔,庄严奇古,高约丈余,凡七级,四周刻有经文,塔外绕以铁栏。朝山信众,至此均一步一跪一周顶礼膜拜,此塔名曰磨塔。凡来进香者均向寺僧盖玉印於香袋之上,以作朝山纪念,且可镇邪。塔前有池,类偃月形。相传旧有莲花,无种而生,亦奇迹也。池中游鱼甚多,寺僧饲以饭粒,故又名放生池。寺藏经楼中,藏经甚丰,其藏有明万历时赐经及袈裟等镇山之宝。

      距化城寺两箭之地处,有一石龛,以石垒砌而成,高五尺许,即闵公之塔。东上攀登险梯,至缓步亭,倚栏眺望,群峰苍翠,亭左下有地宽二亩许,为太白读书堂旧址。须知九华山之正式命名,即始於诗仙李太白也。太白曾舟经长江,遥望九华山而吟,诗曰:“曰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九华原名九子山,或陵阳山,在诗人第二次游九华,才正式改今名。记曰:曰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徵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下书。事不经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异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说,加以九华之目。”太白并与同游者联句吟诗,以为纪念,诗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二局霁 。积雪曜阴壑,飞流韵阳崖早权。青荧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此为九子山正式命名九华山纪。

      再由太白读书堂过龙女泉,泉水淡碧,净不可唾。又上为玉女湾,宴坐岩。昔阳明先生破贼後被谗,来此静坐,手书摩崖在焉。其前崖石壁立,曰祖师崖,俗名舍身台。台左为金迹石,上有祖师足印。其前有袈裟石,地藏修其洞在其旁不远。其洞深黑十余步,空如倚溘,内供设地藏圣像,香灯洁净。九华山因地藏菩萨而闻名世界,前文所提地藏肉身塔,在此再予以介绍一下。肉身塔在九华山天台峰,肉身宝殿四面玲珑,中洒一塔,五层八角,金碧灿烂,非砖非石,佛像环之,雕刻美伦美奂。塔上盖以铜瓦,殿四隅置有铜缸四个,缸可容油五百斤,四方来礼佛者施油奉供,注缸常满,灯火终年不熄。殿上膜拜者,口诵佛号不绝。九华山中,寺庵甚多,下胜枚举,其风景之佳及名胜古迹之多,更非少数篇幅所能备述,街待游客前往探寻。总观九华宜远看,宋王十朋曾云:"九华之胜,下在水中,从江上望之,秀逸清远,夕波落日,邈然於怀。又得太白啸歌,每舟泊林岸,便觉九子依依向人。"至山下青阳附近,九华已灵全身,似云非云,似烟非烟,如青菌萏浮起,及至登山,则浓峦晴霭,更应接不暇。

      游九华山道路有水陆二道,在皖北则由安庆渡江,经贵池,到青阳约六十华里(三十公里)即达。九华在青阳县城西南十华里处,青阳下车或专车前往。在皖南可在芜湖坐火车到铜陵再换公车到青阳。台湾游客可随旅行团前往,若个人从南京去则可由南京轮渡溯江而上,或坐火车到芜湖再转车青阳,均甚方便而达游九华山之目的矣。

    作者:寒兵   来源:《海潮音》第74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