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6月25日,由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海外交流委员会主办,河南省佛教协会、河南登封少林寺协办的“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海外交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河南登封市隆重举行。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海外交流委员会主任、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王健、副秘书长张琳,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兼海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普法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印乐法师,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心广法师、印松法师、心舫法师、延洁法师,国家宗教事务局外事司郭伟司长,河南省宗教局王宏文副局长,郑州市宗教局杨郑安局长,登封市宗教局白金永局长,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委员、各部室负责人,以及特邀代表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传印会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对外友好交流,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佛教创始于印度,传来中国,便是国际友好交流的结晶。难以数计的中国和外国的古德前贤,例如,后汉的摄摩腾、竺法兰和竺法护,姚秦的鸠摩罗什,以及东晋的法显和唐代的玄奘、义净、鉴真等,经由他们的友好交流,我们今天得以安享和受用博大精深的佛教宝藏。虚空世界可以销殒,他们为人类、为佛教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不可磨灭!
传印会长深情回顾了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佛教的对外友好交流取得的成就,然后就佛教未来的海外交流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继续加强与深化同港澳台佛教界的联谊;二是巩固和发展中韩日三国佛教“黄金纽带”友好关系,积极开展与国际佛教团体的交往;三是抓住机遇,走向世界,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四是加大对外弘法交流人才的培养力度。
永信法师代表海外交流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从六个方面对中国佛教协会近六十年来海外交流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概括总结,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他强调指出,开展海外交流是中国佛教的一大优良传统,与同根同源的港澳台和世界华人佛教界的联谊活动也是我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以来,我会本着爱国爱教、和平友好的宗旨,积极开展海外交流联谊工作,为进一步发展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佛教界的友好合作关系,增进与各国各地区佛教徒和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并成为国家民间外交的一支重要力量。
王宏文副局长代表河南省宗教局对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海外交流委员会会议在禅宗祖庭少林寺所在地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他在讲话中特别介绍了嵩山少林寺的海外交流工作。他说,在有关方面的关心支持下,少林寺坚持爱国爱教,践行人间佛教,致力于国家外交大局,积极开展蜜饯外交活动,利用其“禅武医”少林文化的独特优势,在海外创办少林文化中心已有20多处,少林文化已在全球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并受到当地主流社会的广泛称赞。不少国外、境外政要到少林寺参观访问,接见少林寺僧众。少林文化在海外的交流和传播曾受到中央领导同志李长春、刘延东等的肯定和表扬。此外,洛阳白马寺、开封大相国寺等寺院,也都在佛教对外交流中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和成绩。
郭伟司长代表国家宗教局和外事司对海外交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做了重要讲话。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海外交流委员会工作规则草案》、《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海外交流委员会2010年工作报告草案》、《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海外交流委员会2011年至2014年工作计划草案》。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上,委员们围绕传印会长、永信主任和郭伟司长所作的报告,本着以我为主,宣传自己,扩大对外影响,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广交朋友,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对近年来佛教界的海外交流活动进行了回顾和思考,大家积极发言,为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的工作献计献策,共谋良策。
海外交流专委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九华山回香阁住持慧光法师在发言中说:上午认真聆听了传印会长、永信主任和郭伟司长的报告,感受很深,一是对中国佛协的外事活动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二是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会议以来,开展了许多外事活动,不但扩大了中国佛教在世界的影响,拓展了佛教文化的交流,而且增进了与各国人民的友谊,中国佛教界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海外交流专委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研究室主任园慈法师说:上午听了传印会长、永信法师等的讲话很受鼓舞,一是自去年中国佛教协会换届以来,在传印会长的领导下,中国佛教协会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海外文化交流活动,极大地扩大了中国佛教协会在海外的影响和声誉。其二,本次会议通过了三个报告,为未来海外交流制订长远规划,但是这些草案需要仔细的推敲,对今后工作的层面有一个准确的解释。其三,我很赞同传印长老关于“外事接待中注意的事项管见一二”中提出的问题,传老讲得非常中肯,非常重要。外事活动中的纪律和礼仪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注意。其四,永信主任的报告中提到的培养留学僧和海外交流人才也非常重要,要是没有既懂得外语,又能讲经说法的僧人,那么,海外佛教文化的交流工作就难以做好。
海外交流专委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则悟法师说:中国佛教协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佛教外事活动也不例外。此次会议是中佛协换届以来召开的第一次海外交流会议,意义重大。特别是听了传印会长、永信主任的报告后非常感动,进一步提高了对佛教外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比如,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法源一脉。2003年两岸四地一起举办非典祈祷法会,极大地促进了彼此的了解和认识,增进了友谊,消除了不少隔阂,为两岸佛教界的互信、国家的统一、和平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海外佛教文化的交流,我们也学习和借鉴了不少台湾、泰国佛教成功的经验与措施,提高了我们的素质。作为一名海外交流专委会委员,在今后的海外交流工作中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加强中国佛教与海外佛教的联谊作出自己的贡献。
海外交流专委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宽旭法师说:上午听了传印会长、永信法师等所做的报告,受益很多。他们的报告回顾了历史,展望了未来,从中国佛教的当下入手,提出海外交流委员会的近期规划和要求,这些工作规划将是我们今后对外文化交流的准则。尤其是文件中收录的中国佛教海外交流大事记,使我们对中国佛教协会的对外文化交流有了系统的认识,了解到中国佛教协会自去年换届以来,在对外交流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日本地震、海啸发生后,中国佛教协会举办祈祷法会,为日本佛教界捐款等外事活动都值得称赞。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中国佛教协会的许多外事活动都是在陕西和西安举办的,希望中国佛教协会继续支持和关心陕西省佛教界的对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提高陕西佛教界对外文化交流的水平,扩大陕西佛教与亚洲和世界佛教界的文化交流。
海外交流专委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河北普宁寺副主持代林喇嘛说:我很高兴作为唯一的藏传佛教代表参加会议,总体来说,传印会长和永信主任的报告对中国佛教协会的海外联谊活动和今后的对外佛教文化交流都做了规划和安排。从报告中,我们得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佛教交流比较多,但是藏传佛教也做了不少的海外交流活动,可惜报告中都没有涉及到,作为三大语系佛教的中国佛教协会应该考虑到藏语系和南传佛教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国内藏传佛教的声音在国外很微弱,希望加强藏传佛教的对外交流,使国外的佛教信众能够了解藏传佛教的真实现状,消除海外民众对藏传佛教的误解和偏见。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杭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光泉法师说:非常荣幸作为特邀代表参加这个会议。近年来杭州市佛教协会曾组织过不同形式的代表团出访各国,受到了海外华人佛教界的热烈欢迎,不但扩大了中国佛教在国外的影响,而且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海外华人佛教一般都是各自为庙,力量分散,因此,需要大陆佛教界的帮助与沟通,使海外的华人佛教能够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当中,发挥佛教和平、和谐的思想观念,积极争取佛教界的权益,扩大中国佛教在海外的影响力。
江苏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大初法师说:我很高兴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出席会议。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佛教界的对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但是对外交往中要十分重视两个问题,一是要善于学习海外佛教团体和道场的成功经验,比如台湾佛教界的管理模式,泰国和斯里兰卡佛教的传统仪轨和学修制度。二是要善于传播和弘扬中国佛教悠久的丛林制度,展示汉传佛教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而这恰好是港澳台佛教缺少的东西。所以,海外文化交流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汉传佛教的优势,为促进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委员们还就如何更好地调动各地方佛教协会的积极性,发挥佛教的优势,不断拓展对外友好交流的新渠道,以及发挥委员们的积极作用,做好佛教对外友好交流人才的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和对话。
当日下午举行了闭幕式,永信法师在大会上做总结发言。他说,此次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海外交流委员会会议在河南少林寺所在地召开,是对河南登封市的厚爱和关心,对河南佛教的对外交流是一次极大的促进,我们将借此次会议的动力,加大推进佛教海外的交流工作。
永信法师指出,中国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佛教文化的对外交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佛教需要积极主动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传播佛教慈悲济世、和平和谐思想理念,让世界各国民众能够了解和认识中国佛教,而不是被动的交往,那样中国佛教就会被边缘化。
王健秘书长在闭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他说,中国佛教协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国家的外交大局做了许多工作,对广交朋友,服务大局,维护传统的国际友谊起到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党和政府对外交流的有力补充。他说,佛教外事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促进对外合作交流、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宗教方面的对外交流也是我国民间外交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形式。
他指出,佛教对外工作交往伴随着祖国的强大、国力的进一步提高,也需要与时俱进去开拓新局面,研究新问题,探讨新方法,除巩固原有的对外传统友谊的成果外,还要开辟新的领域,这既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佛教界对中国佛教界的期待,是时代的需要,这次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海外交流委员会就是在这样的内政外交以及时代的呼唤下召开的。
王健在讲话中特别指出,近年来少林寺在永信法师的带领下,在国家和河南省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以少林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国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弘扬佛法,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少林寺禅武医文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了海外华人和外国友人的欢迎和高度评价。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少林寺走向世界,是中国文化的骄傲。因为,中国佛教传统文化包括佛教音乐、建筑、书画以及武术、养生健身术等,需要世界的掌声,并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肯定。我们要站在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少林寺文化走向世界这一文化现象,从这个角度说,少林寺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扬,民族文化的复兴,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谈到佛教界今后的对外文化交流时,王健说,中国佛教要有走出去的战略眼光,做好佛教的海外文化交流工作。这方面少林寺已有成功的例子。希望中国佛教协会与各省市佛教协会多方面合作举办各类形式的佛教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和促进中国佛教界在海外的影响与发展。
王健秘书长最后对河南省佛教协会、少林寺承办此次会议以及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宗教局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传印会长在闭幕式上语重心长地说,各位委员,一天的会议开得紧张有序,上午听了国家宗教局外事司郭伟司长的讲话很受启发,她的讲话对我们今后的外事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影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我们的佛教外事工作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朴老就是我们佛教外交学习的典范和榜样,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朴老的努力下中日佛教界首先接触,开启了中日民间外交交流的先河。在日华人劳工遗骨的送还,以及两岸未通、佛教先通等民间交往,都为国家外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传印会长指出,永信主任的报告回顾、概括和总结了中国佛教近六十年来海外交流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对今后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了规划和展望,内容丰富,任务明确。传印长老还特别强调了佛教界在外事交往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纪律和事项。他说,要加强、规范外事礼仪和纪律,在外事交往中要体现中国僧人良好的精神风貌与行为礼节。
传印会长最后指出,中国佛教协会的海外交流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等对话”的原则,更要具备智慧的眼光和清醒的头脑,以国家利益为上,高瞻远瞩,为佛教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为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而努力。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观看了少林寺武僧的武术表演,和少林禅宗大典乐舞晚会。精彩的武术和佛教歌舞给与会代表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代表们认为,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千百年来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以其丰富深厚的禅武医少林文化在当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扩大中国佛教在海外的影响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作者:桑吉扎西,原载《法音》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