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7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办,江苏省佛教协会协办,江苏无锡祥符禅寺、无锡灵山书院承办的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会议在无锡灵山举行。会长传印长老,副会长学诚法师,副会长兼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觉醒法师,副会长心澄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无相长老,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王健,副秘书长宗家顺、卢浔,副秘书长兼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国平,以及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近40人出席会议。国家宗教事务局徐远杰司长莅会并作重要讲话。
会议由副秘书长宗家顺主持。传印长老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回顾了中国佛教文化艺术悠久的历史,从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角度高度称赞了佛教文化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做的伟大贡献。传印长老从历史和现实结合的高度上,对各位文化艺术委员会的委员,寄予了很高的期许,希望大家能积极地为繁荣我国佛教文化艺术事业,奉献心智,建言献策,为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发展提供新思路、新举措,拓展佛教文化艺术的新形式,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中华民族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觉醒主任代表文化艺术委员会做了报告,他说,我们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委员会的工作,为促进国内佛教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对外文化交流、为宣传国家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言献策,并提出佛教文化艺术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组织召开委员会会议、专题研讨与交流。随后,他总结、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佛教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就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佛教文化艺术,提出了四点意见。觉醒法师希望本委员会认真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繁荣我国佛教文化艺术事业,奉献心智,建言献策。
无相长老代表江苏省佛教协会、无锡市佛教协会和无锡祥符寺,对各位领导、委员们光临无锡参加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无相长老在讲话中,回顾了江苏省佛教界近年来在佛教文化艺术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他说,江苏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也是宗教大省、佛教大省。历代人文荟萃,高僧辈出。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佛教界文化艺术事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省佛教协会成立了“圆缘书画院”和“梵呗音乐团”,省佛协和有关艺术学院密切合作,通过5年的有计划集体培训,近30名学僧的书画艺术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先后举办了庆祝建国60周年书画展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书画展。为抢救保护和发扬光大江苏佛教丰厚的文化遗产,江苏省佛教协会编辑出版了《当代江苏佛教》、《江苏佛教寺院概览》、《佛言祖语与和谐社会》、《江苏佛教寺院楹联》等专著。以《江苏佛教》和《弘化》为代表的佛教杂志、网站各具特色。江苏省佛教的诸山唱腔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远杰司长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和王作安局长向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他表示,希望各位委员能够认真体会传印会长的深切期望,为中国佛教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应尽的职责。同时,徐远杰司长对中国佛教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弘扬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文化艺术形式;其次是要完善文化艺术委员会的工作机制;三是必须切实发挥文化艺术专委会的作用,在中国佛教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中,发挥引导作用、主体作用、整合作用、智囊作用。
接下来,与会代表就今后中国佛教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结合各自寺院的情况对目前佛教文化艺术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文化艺术委员会的工作规划也提出了不少积极的建设性意见。
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相国寺方丈心广法师首先介绍了大相国寺近年来的佛教文化艺术工作,然后指出,目前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最好时期,机遇与挑战摆在我们面前,看我们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用运好佛教艺术这一弘法方式,造福社会,化导众生。中国佛教文化艺术迄今有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护和继承好祖师大德们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此外,各地的佛教文化艺术遗产都很分散,因此,我们需要整合佛教界的文化艺术遗产资源,不仅要让国内的信众了解和认识佛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宣传中国佛教文化艺术遗产。比如,少林寺的禅武医就在佛教界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虽然,国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西方民众却十分的欢迎和喜爱,这充分说明民众对佛教文化艺术的需要。当然要做好佛教的文化艺术事业,就需要花钱投资,比如,我们大相国寺去年拨款50万元,用于寺内的佛教文化保护和建设工作。为了更好地保护、继承和研究大相国寺的佛教音乐,我们聘请音乐学院的专家担任大相国寺佛乐团的团长,对乐队的法师们进行音乐培训和学习,极大地提高了他们音乐演奏水平和文化素质,曾代表中国佛教音乐在韩国演出,今年上半年曾在广州演出多场,受到了广大信众的欢迎和高度评价。同时,我们也就佛教书画、翻译、武术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为开封地区佛教文化艺术的宣传起到了促进作用。
天津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智如法师说,今天很高兴能出席这个会议,上午我们参加了首届佛教书画义展开幕式,王作安局长、传印会长、学诚副会长、王健秘书长等亲临会议指导,这说明本届中国佛教协会在传印长老的带领下非常具有生气,注重实干。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可以说,从历史到今天中国佛教文化兴盛不衰,历代的高僧大德都与佛教文化艺术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如同前辈们的寺院建设,其壁画、雕塑等都是佛教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的结果。今天,在无锡灵山梵宫召开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义展和本届理事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会议,这也是佛教文化艺术在当下的重要展示。这次活动不但是佛教文化艺术活动,同时也是一次慈善活动,可以说是佛教文艺与慈善活动的完美结合。此次会议将对各地佛教协会发掘、保护和继承佛教文艺遗产,促进佛教文艺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与会委员们都是各地佛教协会有代表性的法师,要积极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坦率地说,出家人好好练字,很容易出名,但出家人练字并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修心养性,广结善缘。因此,从个人的角度说,需要对书画艺术进行深入的学习。
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宏满法师说:此次会议开得非常隆重,中国佛教协会和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都很重视。但是作为专门委员会,机构建制十分薄弱,人员很少,故很难开展具体的文化艺术工作。我们的大师们写出的作品,首先要得到信众和专家们的认可,才能真正起到弘法利生的作用。作为文化艺术委员会,可以做大做强,其实,每个专门委员会都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这次的书画义展既是文化艺术活动,又是一次佛教慈善活动,因此,佛教文化艺术的平台很大,不仅限于书画。关键是我们如何做好佛教文化艺术委员会的工作,写最好的字,画最好的画。文化艺术委员会可以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办好佛教的文化艺术事业。特别是要培养和重视佛教界的艺术人才,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提高机会,此外,还要在适当的时候举办佛教界的文艺研讨会,共同协商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促进我国佛教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昆明华亭寺住持心明法师说,刚才听了几位法师的讲话,非常感动。这次会议是继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之后,中国佛教协会举办的又一次盛会,很震撼。中国佛教文化艺术一脉相通,历代的高僧大德都有自己的传承,从敦煌到各寺院的藏经楼都是大德们留给我们的最好的文化遗产。我们在韩国、日本的寺院里都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影子。云南是一个民族众多、宗教众多的省份。三大语系佛教并行不悖,是只有在云南才能见到的奇观。改革开放30年来,加强了中原与边疆的关联,拉近了中原与边陲的距离,促进了三大语系佛教文化艺术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果光法师在发言中说,大家看到了王作安局长、传印长老、学诚副会长,王健秘书长以及江苏省、无锡市的各级领导都出席了书画展的开幕式,党政部门非常重视和关心佛教界的这一大事。我说三点感受:第一,佛教文化艺术委员会的职责是什么?如何运用佛教艺术这一生动的方式达到弘法利生、启迪人心的作用。佛教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可做的事情也很多样。比如,文化艺术委员会可在适当的时候举办佛教文化艺术研讨会,对古代的高僧大德的书画艺术进行研讨,了解和认识佛教文化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和作用。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研讨会也可以认清我们自己的书画艺术创作到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境界。第二,佛教书画与世俗的社会书画创作有很大的区别和不同。这一点,我们要有清楚的认识,书画对于出家人来说是弘法之道,是修行之道。当然作为书画艺术它有着基本的传承之道和艺术标准,因此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书画作品,好在哪里?差在哪里?第三,我们江苏省佛教协会近年来成立了“缘源书画院”,对喜好书画的出家僧举办了四期书画艺术培训班,不但在教内普及了传统的书画艺术,而且也提高了出家僧的书画艺术水平和文化素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此外,通过书画培训班的学习,法师们对佛教文化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在继承古代佛教艺术遗产与当下的艺术创作上都有所创新。从历史上来看,佛教界的大多数祖师大德都是书画的高手,比如清代的四僧、现代的弘一大师等,他们的书画作品受到了广大信众的欢迎和喜爱,为弘扬佛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因此,文化艺术委员会要在继承传统佛教艺术的前提下,结合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佛教的文化艺术活动,与时俱进,提高佛教界书画艺术的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高士涛委员认为,佛教艺术的门类涉及广泛,比如佛教文学、戏剧、建筑等等。他从六个方面思考了佛教文化艺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佛教文化艺术应包含佛教文学、戏剧、建筑和禅茶文化等在内,而不是单一的只讲佛教的书画艺术。二、要注重对佛教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关心。三、各地佛学院要建立佛教文艺人才的培养教育机制,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如与各地的大专院校联合培养佛教艺术人才,提高佛教文艺创作的水平,到达以艺弘道的目的。四、作为佛教文化艺术委员会要不定期地举办佛教书画展和佛教音乐演出,要把各类佛教艺术活动长期的做下去。五、文化艺术委员会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能否成立一个佛教文化艺术的实体,筹集资金,策划展出,配合佛教协会的工作,为弘扬佛教文化艺术做出积极的贡献。六、文化艺术委员会要与各省市佛教协会和重点寺院积极沟通,共同合作,充分展示各地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艺术遗产。例如,刚才心广法师讲的开封大相国寺佛乐,山东鱼山寺梵呗音乐等在各地演出,不但弘扬了佛教文化艺术,而且也为推进地方佛教文艺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江苏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陈建华在发言中指出,文化艺术委员会要有切实可行的长短期规划,要与委员们互通信息,了解全国各地佛教文化艺术的活动。我们江苏省佛教协会近年来在梵乐演出、讲经比赛、书画培训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他建议成立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研究院,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佛教文化艺术人才,用传统的艺术的形式弘扬佛法,净化社会。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无锡灵山公司董事长吴国平在发言中说,首先感谢传印会长和各位副会长、以及各位委员光临灵山梵宫参加此次会议。文化艺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意义深远重大。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发展到今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缘。正如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说,离开佛教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就不完整一样。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佛教文化艺术。
今天,文化艺术委员会会议的召开对今后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文化艺术委员会制定了今后的工作规划,有长远的战略规划,也有近期的战术规划。有了好的规划,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实施完成,做好每一项佛教文化艺术的活动,以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吴国平建议设立中国佛教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发展基金会,有了常设的基金会,就能募集资金,为中国佛教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更多的事情。
吴国平说,成立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基金会,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国佛教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的工作。建议成立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研究院,佛教界如果有了这样的研究院,就能更好地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要是设在灵山的话,我们就能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班,不仅可以提高法师们的书画技法,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水平。佛教文化艺术研究院也可以是佛教协会的一个重要机构。我个人认为很有必要成立这样一个文化艺术研究院。今后,佛教文化艺术委员会要举办常态化的文化艺术活动,不拘形式,为当今社会的进步、发展、和谐作出贡献,体现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的功能。
山东鱼山寺住持永悟委员说,传印会长的讲话中提到了中国梵呗音乐的创始人曹植,的确,中国的佛教音乐在世界各国颇有影响,因此,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好这些佛教文化遗产,而且还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中国佛教悠久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我们的鱼山梵呗和河南开封大相国寺的佛乐一同被国务院、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感到十分的欣慰。著名佛教音乐专家田青教授在大学本科时代就开始了鱼山梵呗音乐的研究,对鱼山梵呗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相对而言,鱼山梵呗的研究主要是在日本,这也是因为鱼山梵呗对日本佛教音乐的缘起与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2006年我们鱼山寺举办了鱼山梵呗佛教音乐研讨会,对鱼山梵呗的起源、发展和特征,以及在日本、韩国的影响等展开了全面的探讨,对流传至今的202首梵呗进行了记谱等研究。但是这些梵呗大多是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佛曲,唐朝之前的鱼山梵呗风格究竟如何,我们还是不得而知。我们希望文化艺术委员会能够对佛教音乐加以重视,使这一佛教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贵州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藏青法师说,能够参加此次文化艺术委员会感到十分高兴。听了传印长老、觉醒法师、徐远杰司长的讲话很受教育和鼓舞。佛教文化艺术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佛陀精神思想与物质的统一,佛教文化与物质应该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每一位委员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保护和传承好佛教文化艺术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佛教文化艺术包括佛教绘画、建筑、音乐、文学等等,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艺术形式达到弘法利生的目的呢?身为佛教徒,我们应该如何用佛教艺术的形式把佛陀慈悲、平等、和平的思想理念传播到广大信众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去,使信众们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佛教的思想,让社会各界人士欣赏不同时代高僧大德的墨宝、雕塑和绘画。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将数千年的佛教文化艺术传统与当下的时代需要紧密结合,这是摆在我们佛教文化艺术委员会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王健秘书长在会上说,中国佛教界需要参与社会各界的文化艺术活动,让社会了解佛教,我们也需要表现自己。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好与社会的链接,搭好佛教文化艺术这个平台。在佛协的九个专委会中,文化艺术委员会这个平台是最能出彩的。当然,佛教文化艺术平台要以佛教界为主,但也要积极吸纳社会各界人力和资源,做好佛教文化艺术的工作。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平台,大家就可以发心做好佛教文化艺术的事业。
儒道释三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格局,佛教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的认同,佛教文化的彰显其实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因此,弘扬佛教文化艺术也就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佛教文化艺术的门类很多,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刚才委员们对佛教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我很赞同。适当的时候,佛教界可以举办全国性的佛教音乐活动。同时,也可举办一些佛教文化艺术理论的研讨会。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艺术委员会要与地方佛教协会多沟通,中国佛协与地方佛协可以一起做些活动,共同促进佛教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各地方要是举办有特色的佛教文化活动,我们会给予大力支持,就像刚才演龙法师说的,文化艺术委员会潜力很大,但是没有经费就做不了事情。我们这次会议的所有经费都是无锡灵山公司的吴国平先生出的,他近年来为中国佛教协会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大家都是这个委员会的委员,所以希望委员会们多思考,多出力,不辜负委员会赋予各位委员的职责和义务,为中国佛教文化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中国佛教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做点实事。
经过近一天的会议,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于28日上午举行闭幕式。副秘书长吴国平主持会议。会议原则上通过了《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工作规则》。觉醒法师在闭幕式上做了总结发言,他说,昨天上午,我们参加了“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开幕式”,观摩了书画义展的精美作品,享受了高艺术水准的书画盛筵。并且,我们在书画展开幕式上,聆听了国家宗教事务局王作安局长、传印会长、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女士、无锡市委书记毛小平先生的讲话。党政领导及会领导对于佛教文化艺术事业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文化艺术委员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谈到本次会议时,觉醒法师说,传印长老、徐远杰司长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领会。《工作规则》的通过和热烈的座谈,表明我们各位委员正在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相信,这是我们专委会能够发挥引导、主体、整合、智囊等作用,为中国佛教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作出积极贡献的重要保证。
觉醒法师最后指出,我们的工作刚刚起步,我们的事业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我衷心希望中国佛教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在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佛教协会的领导下,发挥集体的智慧,努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推动中国佛教文化事业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民族复兴事业中,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努力为社会文明稳定,文化繁荣,作出自身不懈的努力。
(作者:桑吉扎西,原载《法音》201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