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蒋坚永
(2011年9月22日)
尊敬的传印会长,各位常务理事:
在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今天在延边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法师、各位朋友相聚一堂,共商中国佛教的大事。首先,我代表国家宗教局,代表王作安局长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常务理事表示诚挚的问候。
各位法师,各位朋友,中国佛教协会是全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从协会成立的第一天起,历届领导班子,都在为如何搞好自身建设,如何发挥协会作用而不懈努力。可以说,中国佛教在今天之所以能够呈现出生机勃发的气象,协会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佛教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今协会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工作量越来越大,在组织建设、人员配备、资金来源、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存在很多实际的困难,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可以说,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是在面临严峻挑战情况下开展工作的。从去年2月份到现在来看,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继承了中国佛教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各项事业长足进步,中国佛教的整体面貌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刚才,传印会长做了重要讲话,学诚副会长对协会的工作做了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我认为这些工作不但抓的准,而且抓的很有成效,应予充分肯定。比如,在教务工作方面,注意从基础和源头抓起,规范了传戒法会审批程序和仪轨,修订了传戒办法,还专门举办了一期规范传戒的研讨班;在自身建设方面,注意发挥引导作用,举办了以“清净·和谐”为主题的讲经巡讲活动;在发挥作用方面,组织举办了“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活动,书画拍卖的资金用于协会养老院建设;在机关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组织机构,调整充实了工作班子,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在硬件建设方面,同国家宗教局一起,解决了中国佛学院新校址的建设用地问题,在解决协会办公场所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等等。
各位法师,各位朋友,中国佛教协会每一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召开都是对中国佛教现状及协会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大会所制定的各项任务,通过的各个文件都是协会全体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今后的工作具有根本性的指针意义。协会今后的主要任务,仍然是继续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有关工作,建议大家能把佛代会的几个重要文件和讲话再深入学习一次,将之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 在此,对于今后一段时期的佛教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要继续坚持爱国爱教传统。爱国爱教是中国佛教一贯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佛教徒一贯的精神品格,是中国佛教不断向前的一面旗帜。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这一优良传统坚持下去,传承下去,需要充实和丰富它的形式和内容,将之贯彻到日常的教务活动和日常工作中,要通过阐释、弘扬佛教教义、佛教伦理和佛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引导广大信众积极从事社会生产,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爱国爱教传统,还要求佛教界,特别是佛教界的代表人士、骨干力量,在关键时刻要发挥作用,无论哪一语系,哪一宗派,在重大社会事件面前,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自觉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力量。
二、要努力增强中国佛教的凝聚力。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佛教界总体上是团结的,和谐的,中国佛教总体上是有凝聚力的。但不必讳言,在当今佛教界,不团结、不和谐的杂音也同样存在,宗派主义、山头主义仍然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唯我独大、拉帮结派、相互攻击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在有些团体和寺庙,工作人员与工作人员之间,僧人与僧人之间,经常为了一些事情发生纠葛,甚至大打出手;在很多地区,寺庙强、协会弱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寺庙对协会的支持度不够,协会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出来,这些情况和问题都严重制约着佛教的健康发展。中国佛教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所作为,佛教界必须摈弃宗派思想、本位主义,褪去“有我之心”,排除僧团内部名利之争,增强大局意识,发扬和合精神,增长菩提智慧,加强内部团结,相互协调、相互支持,把中国佛教的各种资源、各种力量凝聚起来。
三、要大力倡导清净之风。“清净”理念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六根清净”、“自性清净”、“一念清净”、“清净庄严”,佛教界经常使用“清净”这个词。佛学大辞典给“清净”的定义是:远离恶行的过失,远离烦恼的污染。我对佛教研究不多,但我理解,佛教界当前的有些做法是与佛教的清净精神相违背的。佛门本身清净之地,僧人本应念得了经,吃得了苦,坐得住禅,沉得住气,但有些寺庙、有些僧人却浮躁的很。比如,有的地方把主要精力放在修庙造像上,求大求高,追求奢华;有的寺庙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商业化气息过浓,寺庙搞得像公司;有的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道风不正,追名逐利。当前,着力正本清源,倡导清净之风,加强自身建设,对于佛教健康发展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要通过学经用经、讲经交流等多种形式,在佛教界形成一种倡导清净之风的良好氛围,继续高举 “以戒为师”的旗帜,对少数不清净的僧人、不清净的寺院形成一种舆论压力,以此推动佛教自身建设。
四、要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宗教事务是社会事务的一部分,政府应当依法进行管理,宗教界人士和其它社会人士都应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活动。但是近些年来,不管是在藏传佛教地区,还是在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地区,违反《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比如,近些年来,未经审批私自筹建寺庙,未经审批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未经审批非法从事宗教活动的情况屡见不鲜。除此之外,未经同意擅自设立学经班,擅自扩大寺庙规模,超出寺院定员无限制接收僧尼,未经同意擅自邀请境外人士从事宗教活动等问题也很普遍。目前,我局正在会同中央统战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治理两乱活动的专项工作,同时也着手研究解决一些带有共性的、较为普遍的矛盾和问题。各位常务理事大多都是地方上的佛教领袖,希望大家在这方面能够做做工作,将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增强广大僧尼的法治观念。
五、要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信仰佛教的人数呈现较快增长势头,佛教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加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人们价值观念趋于多元的背景下,佛教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越来越多,佛教自身建设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近年来,“烧高价香”、“卖高价票”、“酒肉和尚”、“股份制寺庙”、“寺庙上市”等等热点话题让人应接不暇,屡屡成为媒体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而这些成为热点的佛教题材往往又是以负面报道的形式出现的。这里面固然有社会和媒体对佛教存在误解、误判、误读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我想还是佛教自身建设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这些问题不重视,不解决,会直接影响到佛教的形象,对佛教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作为全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的中国佛教协会,包括在座的各位常务理事,应该认真研究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佛教将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佛教的发展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趋势,几十年后的中国佛教是什么样子,这些是需要大家深入思考的。
各位法师,各位朋友,2011年已经过去三个季度了,从现在开始,中国佛协还有几件大事需要办好,刚才传印会长和学诚副会长在讲话中都提到了,这里我再强调一下。
一是推动落实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教职人员社会保障等三个专项工作。按照去年5月“贯彻《宗教事务条例》专题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要利用3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前两个专项工作,基本实现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制度化、系统化、网络化管理。根据实际工作的进展和下一步工作的需要,经商各地宗教部门后,我局提出,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工作要在2011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按照2010年五部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妥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意见》,推动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工作的完成。在五大宗教中,佛教宗教活动场所和教职人员数量最多,工作任务最重,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较多,希望大家务必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地方宗教部门抓好落实,确保三项工作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二是办好佛牙舍利赴缅供奉瞻礼活动。应缅政府请求,按照中央领导批示的意见,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将于今年11月初赴缅供奉瞻礼。佛牙舍利在缅有着广泛的信众基础,缅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总统亲自协调此事。此次交流活动是今年我局外事工作的一件大事,对促进中缅友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中国佛协能够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把这项任务完成好。
三是办好第四届讲经交流会。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讲经交流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实践证明,这是佛教界提高自身素养,加强自身建设,引导信众正信正行,推动佛教适应社会进步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和途径,获得了广大佛教徒的一致拥护,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应继续办下去,并要在前三届的基础上,争取在组织形式、参与方式、宣传效果方面有所创新,使之再上一个新台阶,更好的发挥这个平台的影响和作用。今年年初,国家宗教局将推动、支持中国佛协办好第四届讲经交流会列入局党组重点督办项目,我局将从政策上一如既往地支持佛教界办好此次活动。
四是办好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世界佛教论坛是建国以来由两岸三地佛教界共同发起的,在我国大陆地区召开的第一个宗教多边国际会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还第一次实现了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创举。两次论坛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世界佛教论坛还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利用这个机会,我向大家通报,今年上半年,香港佛教联合会正式向我局和中国佛协提出申请,希望能在香港举办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由香港佛教联合会承办。经过认真研究,充分讨论,我局与有关方面已达成共识,初定于明年四月佛诞日期间在香港举办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近期将正式向国务院提交报告,有关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世界佛教论坛是两岸四地佛教界的一件大事,“从心开始”之后,需要“众缘和合”,如今更希望能够“大愿同行”,希望大家集中智慧和力量,共同把这件大事办好。
各位法师,各位朋友,再过两天,我们将迎来祖国的62岁生日,身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佛教徒,应为我们国家62年的沧桑巨变感到自豪,同时也应振奋精神,奋发图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原载《法音》,2011年第10期 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