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专题 > 世佛联大会 > 古寺名刹
  • 西安涌泉寺

     

      涌泉寺,寺以泉名,曰涌泉。其下水流涓涓滋养一方苍生,越古今春秋绵绵不绝矣,涌泉寺之佛业亦如一弘清泉不随物迁不以代移,虽有时兴暂衰之现象,然而稍毁又重建,此乃民族文化之根深之固也。

      由此可见,涌泉寺是由泉而得名,而涌泉村是由寺而得名,而周至马召,也因拥有了这泉,这寺,这一方民众的质朴纯厚,从而万物丰润而贵为金周至之名。

      又据《周至地名志》云,因翠微山下有清泉自地中涌出之故。民间相传,唐时玄奘法师自长安出发,取经天竺,途径该寺。因见旱魃肆虐、河水干涸,面对庄稼枯焦于野、百姓哀哀于道,遂叹民生之艰辛,慈悲之心顿生,举手中锡杖杵地。手起杖落,即有数眼泉水汩汩涌出、清净无染,农人引水灌溉,旱情得解。乡民雀跃,感念法师恩德,易原寺名为涌泉寺。

      涌泉之旺盛,也是寺院以及方园百里之民众所目睹,2004年,涌泉寺建筑大雄宝殿时,就在现在的佛座下面,挖出泉眼,当时泉水四溢,非常之壮美,在建筑大殿施工时,须得用泵抽空水源,然后再填沙打夯,用扒缝处理地基才得以坚固。现在移至山门之外的井眼仍然丰溢,甘甜清澈无比。

      修建寺院时将井台移至山门前的阶梯上,并将泉水沿阶梯而下分散为二股,分别流向马召镇和涌泉寺村,在西安城区早已饮用黑河水的清冽甘甜时,周至县人还饮用着当地源源不断的地下清泉,一方水土滋养了一方人士,也正因此涌出无数文人墨客而流传百芳。

      涌泉寺是比丘尼道场,主修净土,占地二十余亩,现常住比丘尼四人。隋唐时期,涌泉寺是仙游寺的下院,属皇家寺院规格,因历史渊源而蜚声中国佛教界,并远扬于日本乃至世界。涌泉寺在2011年因受泥石流将寺院部分建筑冲毁,在周至相关部门协助下,在住持道严法师带领下,仅用一年时间再度庄严佛寺,使千年古刹重现昔日辉煌。

      如今的涌泉寺,历经了一千四百年的风雨历程,饱经沧桑的涌泉寺,经过数次修整,扩建,如今面貌焕然一新。寺院住持道严法师与众尼师仍旧与往日一样,晨钟暮鼓,每日不间断的修行,歌呗诵经之梵音终日不绝。这个依山临水的物产丰饶的周至马召,有个涌泉寺村,涌泉寺村有个涌泉寺,涌泉寺里有着源源不尽的泉,这泉如甘露滋润了千百年来缭绕不断的香火,延续了终南山这片佛教圣地之灵气。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