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罔极寺
罔极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关炮坊街。唐神龙元年(705年)太平公主为其母武则天祈福而建,寺名取自《诗经》中“欲报以德,昊天罔极”句。因太平公主为武则天爱女,在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四代,权倾朝野,所建此寺居于特殊地位,全盛时僧众达千余人,史载“穷极华丽,为京师之名寺”。唐玄宗时,曾改称“兴唐寺”,后又复原名。五代战乱时,寺内建筑物大部分尽毁于大火,惟有卧佛殿幸存,故被称“卧佛寺”。
据《净士圣贤录》载:唐沙门慧曰:“游印度归住罔极,弘净土宗。”说明罔极寺昔日曾为净土宗道场。开山相师为慧日法师,又名“慈愍三藏”。罔极寺历史上大规模重修,一为明正统八年(1443年)二为清七初,重修后曾由藏传喇嘛住持,后又改尼庵。最后一次整修扩建是改革开放後的1992年。
现在的寺院规模较小,主要佛教建筑有山门、韦驮殿、大雄宝殿、卧佛殿、禅堂、东西厢房、斋堂、僧寮等。该寺重要文物古迹有清朝所建金刚殿及明朝碑碣、山门外独角兽、唐朝莲花座等。其中独角兽系唐朝所造,被视为锁寺之宝;明碑上的碑花构思奇特,极为罕见。据《净土圣贤录》载,慧曰法师火化时,“终见莲花在前,状如日轮”。寺内现有舍利塔二座,其是之一为清康熙时所建东院喇嘛塔。另外寺内还存有各类碑记六块,其中有明正统八年、清嘉靖四年、乾隆五十四年、道光三十年、民国廿四年重修碑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