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  专题 > 世佛联大会 > 海众胜会
  • 传灯法会

     

      很多人都听说过“传灯”这个词,尤其是在佛教当中,《景德传灯录》《东域传灯录》《延宝传灯录》《传灯法师列传》《天圣广灯录》《靖国续灯录》《道明联灯录》《嘉泰普灯录》……,以传灯命名的典籍非常多,为什么以“传灯”命名呢?
      “灯”是佛门六种供具之一,用灯来供养佛菩萨三宝。以“一灯能破千年暗”为象征,通过“灯灯相传,传灯无尽”传递美好的愿望。点亮了真理和慈悲的明灯,从此,苦海里的众生有了希望。象征智慧光明的心灯,象征了佛法的薪火相传。
      《般若经》云:“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与诸法性常不相违。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故佛所言如灯传照。”这是佛经当中记载关于传灯的最初概念,即把佛法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传法于他人,如同灯灯相传、心心相印,故名传灯。法能破暗,如灯能照明。将法传下去,如同把解脱的光明传给弟子,以譬喻命名为传灯。
      《维摩经》云:“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这是说传灯的作用,能使佛法永不停止,且发扬光大,普及到任何一个地方,所谓法轮常转。借此实质的传灯,暗喻佛法的弘扬将无边无尽。同时,以灯灯相传、光光互照,燃起我们的心灯,使大慈大悲的大爱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把佛法的甘露妙雨洒遍每个人的心中。
      因为佛法犹如明灯,能照破世间黑暗,所以把传法称为传灯。《大智度论》云:“为令法不灭,当教化弟子,弟子展转教,如灯燃余灯。”可见,传灯能使佛陀的法脉展转相传而不绝,代表佛法延续不断、永不穷尽。
      先前,历代传承上师、祖师大德们,以他们的慈悲和智慧,给我们传来了解脱的希望;如今,我们也同样以我们的真心和力量,把解脱的种子传向世人。让佛法给大家带来无限光明、无限温暖、无限祥和、无限美满,这就是传灯。
      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破暗为明;佛法,是让菩萨们牺牲自己,利益众生,以佛智慧破除众生的愚痴暗障。
      传灯法会,就是把这种象征具体化,以实质的形式表达出来,大家手捧莲花座灯,相互传递,将光明传向四方;象征将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光明传遍十方,具有代代薪传的意义。
      尤其在末法时期,众生根性更加愚钝,恶业更加深重。人们在贪、嗔、痴三毒的指引下,难得片刻安宁。只有佛灯的光明,才能照破迷惑颠倒的我执,开发我们的智慧,坚定我们的胜解。有灯光的地方,诸佛菩萨慈光自然摄照。我们应当观想灯火如须弥山高,灯身如大海广阔,其光所照之处,众生见者,烦恼和痛苦全部消除;身体健康、智慧增长,如法所求悉皆获得。
      传灯法会仪轨流程
      传灯法会是为祈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家家吉祥,庄严隆重,气氛祥和的祈福传灯法会,将会点燃八百左右莲花灯,由法师们排列成“佛光普照”四个大字坐在莲花座上。有道是:“万法因缘生,缘起吉祥灯”。传灯法会通常共有七个章程:
      第一章:大众共唱《炉香赞》、《大悲咒》洒净;
      第二章:主法法师--寺庙监院法师带众宣诵《祈愿文》;
      第三章:燃灯。主法法师先从佛前供灯处点燃明灯,众僧从法师手中的明灯续燃,并依排次传至居士手中,点燃烛灯后居士手中的灯与法师的烛灯互换,于此,法师手中的灯始终是新点燃的,依顺序点燃,直到此法师负责的排次居士手中的烛灯全燃,归位;
      第四章:带大众共唱《暮钟声偈》;
      第五章:传灯。绕寺内一周,还至原位。由居士把灯交给法师,众法师依次再把莲花烛灯排列为“佛光普照”四个大字以及一个“大莲花座”,周围点缀几个“万字符卍”;
      第六章:吉祥偈、回向;
      第七章:主法法师祝辞。
      传灯的功德
      《地藏十轮经》云,世间一切令人感到舒适的用具、一切利益与安乐,都来自对三宝的供养;因此,追求舒适、利乐的人应时时勤于供佛、供法、供僧。一般而言,生死、涅槃所有善法,都是供养三宝的果报,而种种差别的利益,乃是因各种不同的供养所获得。《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云:“若有众生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一者、照世如灯;二者、随所生处,肉眼不坏;三者、得于天眼;四者、于善、恶法得智能;五者、除灭大闇;六者、得智能明;七者、流转世间,常不在于黑闇之处;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
      曾供过一盏灯、一把花的人或天,都将亲见弥勒如来。在《圣弥勒经》上记载,供千盏灯或千朵优婆罗华,造塔顶或佛像的人,到弥勒示现成道时,当生为其眷属,并闻佛初转法轮。即使仅仅供一朵花或随喜他人供养的功德,也都将成就佛果。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释迦世尊的教法中未能成佛,在弥勒的教法下,心一定会成熟、解脱。尤其供灯是一个殊胜的圆满资粮、速得加持的缘起门。《胜乐轮根本续第二品》云:“欲成胜悉地,应供百盏灯。”
      燃灯供佛、塔、庙由来已久,早在佛教释迦牟尼佛于现今尼泊尔、印度大转法轮,宣扬教理讲经说法时,曾无数次讲燃灯供佛的种种事迹,种种功德,佛教密宗四大八小派传承中对于初入门修行者,初级修持法门“四加行”中,许多教派仍将燃灯供佛视为必修课程,有人为此发愿一生燃十万灯,百万灯,无尽灯终身奉行,视为修行的助道法缘。而燃供佛的传承为何能流传这么久?这么广?到底有何功德?意义何在?相信这是多数人都感兴趣的话题。
      燃灯供佛到底有何功德?依据佛教三藏经典中《施灯功德经》中记载:“如是少灯奉施福因。所得果报福德之聚,唯佛能知。一切世间人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乃至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如是然少灯明。所受福报不可得说。舍利弗。诸佛境界不可思议。唯有如来乃知此义。舍利弗。彼施灯者。所得福聚。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唯有如来乃能了知。”
      至于燃灯供佛的意义,《佛说施灯功德经》中也有如下记载:“舍利弗。若彼众生于佛塔庙奉施灯明。以此奉施所作善业。能获安乐可乐之果彼施灯明作善业时。欣喜相应从信心起。于现世得三种净心。何等为三。彼诸善男子善女人作是念。我于如来已设供养。知身不坚摄坚身想。知财过患摄坚财想。舍利弗。是名供养佛塔第一净心。复次舍利弗。彼诸善男子善女人。起如是心。我于如来无上福田最胜福田。能受最胜供养者所。已作供养。我今不畏堕于地狱畜生饿鬼。我此善根已作人天善道之因。得于妙色资生众俱。又得智能安稳快乐。乃至能得菩提之果。舍利弗。是名供养佛塔第二净心。复次舍利弗。彼诸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想。我于诸佛已作舍施。已作福德。已舍悭贪。己除悭过。作如是念已。施心无恼施心增长。舍利弗。是名供养佛塔第三净心。”
      如上可知燃灯供佛、塔、庙具有作善业、设供养、作舍施。作福德舍悭贪、除悭过、施心无恼、施心增长的象征意义。此经中还讲述诸多奉施灯明的福德,诸位大德不妨亲阅一遍,必能有所明了。由以上燃灯供佛意义的分析可以了解,当我们要燃灯供佛时可以如是观念,于佛塔庙前从信心起故供此灯。
      《无量寿经》说:“为世之灯明,乃人间最胜之福田。”
      《菩萨藏经》中也说:“百千灯明,忏悔罪”,因此在佛前点灯,是借着佛的智能之灯所放出的光明,照破我们的无明,使我们心生慧解,成就我们的智能波罗蜜。
      《大集经》中就这么说过:“因为有许多众生心行无明愚痴,佛见了,乃教他们同修智能,令人人点燃智能之灯。”
      《华严经》也说:“慧灯可以破诸暗。”
      《菩萨藏经》云:“燃点十千灯明,以忏灭众罪”,十千即是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