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3日,一个代表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派佛教徒的联合组织——中国佛教协会宣告成立,实现了中国佛教三大语系、四众弟子空前的大团结,成就了中国佛教史上前所未有的奇勋。今年8月下旬,中国佛教协会将在北京举行八届二次理事会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会,回顾总结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把握佛教发展的殊胜因缘和大好机遇,满怀信心规划中国佛教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前位置:历次全国代表会议 > 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
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9月16日)
叶小文
各位代表,各位朋友:
今天,正当全国人民满怀喜悦地迎接党的十六大之际,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在祖国首都北京隆重开幕。我谨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坚持爱国爱教,与党和政府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佛教界朋友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国佛教界致以亲切的问候!
中国佛教协会自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以来,在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开展海外联谊和对外友好交往,积极引导广大佛教徒参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大语系佛教保持了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圆满完成十世班禅转世工作,在藏传佛教寺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了揭批达赖的斗争;率先对法轮功邪教进行揭露和批判,发起了宗教反邪活动;成功护送佛指舍利赴台湾、佛牙舍利赴香港供奉,促进了两岸三地佛教交流;倡导和发展了中韩日三国佛教“黄金纽带”关系,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作用。
回顾过去,我们愈加怀念尊敬的赵朴初会长,怀念贡唐仓活佛、圆拙法师、明旸法师、真禅法师、茗山法师、却西活佛、妙善法师、妙湛法师、宽霖法师、清定法师、明开法师、遍能法师、仁德法师、李荣熙居士。特别是赵朴初会长,他的一生为促进我国佛教的团结进步、为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中国佛教的对外友好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我们党和政府的亲密朋友,是中国佛教界的一面旗帜,受到海内外佛教界的普遍敬重。哲人其萎,风范犹存。希望这次会议和新的一届中国佛教协会高举朴老这面旗帜,学习朴老的精神,继承朴老的遗志,按照朴老的要求,“把中国佛教的事业圆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促进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界友好交往的伟大事业之中。”
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供佛教界的朋友们参考。
一、发扬中国佛教优良传统,服务两个文明建设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而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佛教能够不断契合时代的主题和要求,适应和服务于当时的社会。今天,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中国佛教同样存在着如何回应时代要求、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的问题。
新的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三大历史任务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是二十一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完成这样伟大的历史任务,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佛教界的力量。
2001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会议着眼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宗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回答了党内外普遍关心的宗教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世纪的宗教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江总书记在会议上充分肯定了我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明确指出广大信教群众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中国佛协和各地佛协有责任、有义务团结广大佛教徒,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投身到两个文明建设中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佛教讲机缘,这就是当前中国佛教的最大机缘。
中国佛教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必须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像江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要求的那样,一是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来开展宗教活动,努力挖掘和发扬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发展多作贡献。政府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服务,鼓励宗教界多做善行善举。在国家的引导和管理下,宗教组织可以从事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慈善活动。
佛教在传入中国的两千年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比如爱国爱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传统,重伦理道德、劝人行善的传统,兴办慈善事业、扶危济困、农禅并重的传统,注重学术研究的传统,反对邪教的传统,注重环保的传统,爱好和平的传统等等。赵朴老一贯号召要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佛教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奉献精神,以出世心做入世事、“有一众生不得度者,我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自利利他、慈悲喜舍的道德追求,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我国佛教界在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赵朴老继承和发展许多高僧大德所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号召佛教界“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希望佛教界紧密地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继续对人间佛教思想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
二、加强自身建设,促进中国佛教健康发展
怎样加强我国佛教自身建设?赵朴老指出,要抓好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和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今天,应该深入研究和认真实践。我在这里着重强调两个方面。
第一,加强人才建设。赵朴老早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就指出:“大力培养合格僧才,加强人才建设,是关系中国佛教命运和走向的头等大事,是我国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时隔数年,虽然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僧人在数量上增加不少,在素质上有了提高,但是缺乏僧才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将加大力度支持佛教界办好佛学院,帮助佛学院改善教学条件,充实教学力量,加强教材建设。中国佛教界曾经涌现出许多高僧大德,产生了赵朴老这样不仅受到广大佛教徒爱戴,也受到社会各界敬重的卓越人物。相信我国佛教界一定会继续培养出一批热爱祖国、接受党和政府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能联系信教群众的、有较高宗教造诣和修持的、具有一定现代文化知识和管理才能的高级僧才。
第二,加强道风建设。1993年赵朴老就明确指出,“如何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保持佛教的清净庄严和佛教的正信正行,是中国佛教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些年来,经过广大佛教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佛教道风建设总的是好的。但毋庸讳言,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佛门净土也并不清净,赵朴老曾经尖锐地指出:“一部分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有些人道风败坏,结党营私,追名逐利,奢侈享乐乃至腐化堕落;个别寺院的极少数僧人甚至有违法乱纪、刑事犯罪的行为。这种腐败邪恶的风气严重侵蚀着佛教的肌体,极大地损害了佛教的形象和声誉,如果任其蔓延,势必葬送佛教事业。”朴老的话振聋发聩。希望佛教界切实加强道风建设,引导佛教教职人员洁身自爱,切实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加强组织和教制建设,完善佛教协会和寺院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实行民主管理体制;加强团结、弘扬正气,进一步树立中国佛教的良好形象。
三、坚持“四个维护”,坚决同利用宗教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任何社会团体包括宗教团体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政治要求。
要继续开展宗教反邪活动。法轮功是不折不扣的邪教,对国家和社会危害很大。佛教界率先发起宗教反邪,在国内外造成相当大的声势,产生了积极影响。希望佛教界继续像中国佛协的公开信所宣示的那样,“为海潮音,为狮子吼,为金刚怒,积极投身反对法轮功邪教的斗争。”“用慈悲之心,感化冥顽,拯救迷者;以正义之举,除恶反邪,去伪匡正。”
要坚决同达赖分裂集团做斗争。达赖在西方反华势力支持下,利用藏传佛教长期从事分裂祖国活动,祸教、祸藏、祸国。达赖是图谋“西藏独立”政治集团的总头子,是制造西藏社会动乱的总根源,是国际反华势力的忠实工具,是阻挠藏传佛教建立正常秩序的最大障碍。我们同达赖分裂集团的斗争,其实质不是什么信教与不信教的问题,而是稳定西藏,还是搞乱西藏;是维护统一,还是分裂祖国;是捍卫国家主权尊严,还是勾引外国敌对势力插手中国内政。我国佛教界特别是藏传佛教界要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深入揭批达赖集团在政治上的反动性和宗教上的虚伪性,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当然,我们仍然希望达赖在有生有限之年,停止分裂祖国的活动,幡然醒悟,回头是岸。
四、加强海外联谊和对外友好交往,为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做贡献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佛教界的对外联系也日趋活跃。多年来中国佛教界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友好交往活动,参加了“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等重要国际活动,对于宣传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佛教界要继续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巩固和发展中韩日三国佛教的“黄金纽带”,继续发展与其他国家佛教界之间的友好往来,加强同海外华人华侨佛教徒之间的联系。办好中国佛协在佛祖诞生地尼泊尔蓝毗尼修建的“中华寺”。
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同宗同祖,台湾佛教与大陆佛教同根同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与台湾佛教界友好往来不断增多,加深了相互了解。2002年大陆佛教界应台湾佛教界的要求,护送佛指舍利赴台供奉,台湾400万人参拜。他们说,“两岸和平统一,有佛心就有爱心,有佛法就有办法,有佛教就有希望”。希望继续积极开展两岸佛教界的交流活动,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贡献。
各位代表,这次大会欣逢盛世,因缘具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希望各位代表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把这次会议开成一次团结的大会,成功的大会。
我们深信,在当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创业史上,必将镌刻着中国佛教三大语系、四众弟子团结奋斗、与时俱进,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光辉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