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3日,一个代表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派佛教徒的联合组织——中国佛教协会宣告成立,实现了中国佛教三大语系、四众弟子空前的大团结,成就了中国佛教史上前所未有的奇勋。今年8月下旬,中国佛教协会将在北京举行八届二次理事会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会,回顾总结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把握佛教发展的殊胜因缘和大好机遇,满怀信心规划中国佛教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前位置:历次全国代表会议 > 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
高举爱国爱教旗帜 加强佛教自身建设
——访新当选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
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选出了自己的新会长——一代高僧、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江西省云居山真如寺方丈一诚法师。
1927年出生于湖南望城的一诚法师对自己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谦虚地说:“我荣幸地从一位代表被推举为会长,这是各位代表对我的信任。对此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谈到中国佛教协会今后的主要任务时,一诚法师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佛教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佛教界自身建设,包括信仰、道风、人才、教制和组织等五个方面的建设。”
围绕这一主要任务,一诚法师说:“加强佛教界的自身建设,最主要的是大力培养一支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坚定信仰又有相当佛教学识的合格僧才队伍。这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关系到21世纪中国佛教命运和走向的头等大事,是当前我国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要在传统佛教的基础上,创新佛教教育机制,办好佛学院。”
在培养佛教僧才方面,一诚法师不仅身体力行,而且成效卓著:2000年,一诚法师恢复了江西佛学院,并亲任院长,以“只要还有一个学僧就要办下去”的精神,培养了大批僧才。他坚持“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他主持的云居山真如寺,也因此被赵朴老确定为全国三大样板丛林之一……
一诚法师还强调:“佛教自身建设的好坏,已成为决定中国佛教兴衰存亡的根本内因。加强佛教自身建设的重点是以戒为师,大力加强建立在具有正信、勤修三学基础上的道风建设,坚持僧装、素食、独身这些对僧人的基本要求,提高四众弟子的素质。在信仰建设方面,要让四众弟子正信正行,纯正信仰。教制建设方面,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商品大潮的冲击,中国佛教界也同样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课题,中国佛教协会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教制规章,以达到纯洁中国佛教的目的。组织建设方面,进一步发挥佛教协会是党和政府与佛教界桥梁的作用,全面提高中国佛教协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强调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保持佛教数千年不变的独立品格。”
最后,一诚法师坚定地说:“会议结束后,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带领广大佛教徒同党和政府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坚持‘四个维护’,反对分裂,反对邪教,努力工作,为继续贯彻落实各项宗教政策,为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做出新的贡献。”
(2002年9月24日人民政协报)